12月22日,上海侨界金融投资沙龙新年主题分享会在长宁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侨联指导,长宁区侨联、侨界金融投资沙龙联合主办。这也是2024年度第4场沙龙活动。
活动伊始,上海市政府原参事杨建荣以“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走向” 为主题,向企业家们深刻剖析了国际国内的局势变化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案例解读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他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和主要任务,同时解读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重点与对策,鼓励企业家们积极应对,为国家、上海的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随后,来自金融dg视讯官网,、投资、科创等行业的20余位侨界企业家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维火花dg视讯官网,,在跨界交流中分享了各自的创业体会和投资感受,以及新一年的投资计划与发展思考。长宁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方静燕介绍了长宁区侨联在服务大局、服务侨胞侨企上的具体举措。
从苏州特意赶来参加沙龙的江苏乾融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叶晓明表示,在科创引领的时代,企业在战略上要选择真正能产生效益的项目投资,现在不是单一渠道的竞争而是多渠道融合竞争,因此投资要形成生态,在建立投资生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与痛点。企业同时要具备高站位和广阔视野,善于整合优质产业资源。
“机会选择特别关键,我比较相信‘小而美’的机会,细分赛道也会有‘大’市场。”光轮智能科技创始人CEO谢晨探讨了合成数据在AI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与发展。作为85后的他,此前曾在美国硅谷的知名公司工作,去年来到上海创业,看好具身智能这个领域,“这里能吸引到整个行业最棒的人才,特别优秀又年轻,甚至还有00后”。
来自观博启城投资基金的宋洋介绍,该基金是港商周大福集团的成员公司,周大福对于中国的投资是长线看好的,而且非常重视中国投资,在其全球布局来讲是重中之重。宋洋表示,除了增加投资之外,她们也在细分领域成立新的平台,来管理园区和物业。“比如,我们投资的生物医药园区某品牌,2022年才刚成立,现在已成为生物医药园区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营方。像这种机会,成立两三年的公司就能成为行业头部,在发达国家不可想象,但这里还有非常多这样的机会。”
“我们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银行,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明年是我们在中国的第100周年。”华侨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赵紫光说:“在新加坡,我们有着比较庞大的基础网络,同时我们也是整个东南亚覆盖面最大的商业银行,我们期待与更多中资企业在东南亚的合作发展,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全方位的金融合作伙伴。”
长宁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鹏举介绍了长宁国投在助力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生态培育上的举措。当前,长宁区正加快发展“3+3”重点产业,航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以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为代表的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时尚创意产业进一步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积极培育金融服务业和生命健康产业。“希望在服务长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与大家分享更多招商引资和生态培育中的一些新机会。”
科泰电源谢松峰、联合水务俞伟景、华培动力吴怀磊三位上市公司董事长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成为细分市场头部企业的经验。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小庆 ,太盟亚洲资本董事总经理范理维,中金董事总经理,中金启辰基金负责人徐怡,蚂蚁集团投资及企业发展部执行董事、资本市场负责人王欢等表示,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看好。
有“袜子大王”之称的中昊针织公司董事长高宝霖运用数据,认为中国出口依然有很大潜力。印尼三林集团中国区董事张峻表示,愿发挥东南亚市场网络优势,帮助在坐企业家开拓东南亚市场。上海启高资本合伙人尹明、豫资涨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啸东、上海申毅投资公司董事长申毅等也分享了创业感悟和来年展望。
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陶勇分享了市侨联在推动海外联谊和经济科技方面的工作,他希望侨界金融投资沙龙通过资源共享,积极参与推动海外优质科创项目落地上海及长三角,在明年的“侨连五洲·沪上进博”项目上加强交流与合作。
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表示,此次活动是在年末迎新之际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侨界特色活动,大家将宏观与微观结合,共同探讨形势,展望行业和企业作为和发展前景,起到了分享信息、碰撞智慧、促进合作、增强信心的作用。交流中形成诸多共识,如要坚定拥抱新技术和新质生产力、深耕细分赛道、注重全球化布局、加强企业并购等,对把握用好发展机遇很有帮助。市侨联将继续搭好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侨企高质量发展,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
据了解,上海侨界金融投资沙龙于2015年在上海市侨联支持和指导下启动,近年来集聚了一批侨界科创和金融dg视讯官网,、投资领域优秀人士,成为上海侨界促进新侨创新创业、金融投资与科创企业对接的品牌性平台。
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长宁区副区长赵永尊等出席活动,沙龙召集人、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理事丁瑜主持。(佳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